红色旅游红色旅游 | 红色旅游怎么搞?这些发展路径值得参考(什么值得买价格参考)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达13.24亿人次,平均每个中国人就去过一次红色旅游景点。那么,发展红色旅游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红色旅游在国内发展的有几个阶段和模式?
1 发展红色旅游意义
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红色旅游人数达13.24亿人次,平均每个中国人就去过一次红色旅游景点。那么,发展红色旅游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措施,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既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迫切需要改进和创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从而更加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其重要目的就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革命老区的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发展红色旅游,把这些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对于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阵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革命老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帮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发展红色旅游,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效举措,可以将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带动商贸服务、交通电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对旅游内容和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产品结构,更好的地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求。红色旅游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旅游需求、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强旅游业发展后劲,开拓更广阔的旅游消费市场,具有积极作用。
2 红色旅游发展特征
首先什么叫红色旅游?它不仅仅是一种旅行的行为、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信仰,一种朝圣的过程,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表现。红色旅游也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锻造、培养的过程。
我们如果有机会能够走遍中国的大好河山,以中国革命史为线索,把中国的红色景区景点的串起来,这就像一本摊在大地上的近现代历史书,这对我们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积极指导作用。
红色旅游还有一个角度,就是通过红色旅游能够深度地理解团队建设。大家知道共产党在初创的时候,真的是没几个人没几条枪,但是最后夺取了全国的政权,通过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是一个组织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演变过程。所以这实际上就是团队建设的一种启示,对于我们所有的公司、所有的机构团体来讲,都事值得学习和深思的。
当然红色旅游它也是一种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所以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产品开发和目的地营销方面,除了一般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律,或者目的地营销的规律以外,还有它自己的规律。比如说红色旅游目的地,通过党团组织、机关单位、中小学校组织的,是一个更加团体性的旅游产品,销售的形式或者组织方式偏向于定制游。
从统计来看,2007年到2017年,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接待的人次从2亿多增长到12亿多,十年时间增长了十倍,发展的非常快。而且可以看出,整个红色旅游占国内旅游人次比已经达到1/4左右。这是一个非常规模宏大的消费、体验产品。
像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沈阳、厦门、杭州、深圳、长沙、苏州,这是中国红色旅游的客源最多的城市。同样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福建、四川、陕西、江西、贵州、甘肃,也是全国最受旅游者欢迎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的省市。所以从这些数据都可以看出来,红色旅游不管是从客源地还是从目的地,增长都是非常迅速的。
从红色旅游的消费、出游规律来看,周边游、短途游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从这个饼图大家可以看到,两天的旅行过程占43%的。五天以上大概是占21%。红色旅游作为一个公共产品,门票经济,地位我们认为应该逐步下降,而更加强调它的公共产品性,让大家能够更多的机会参与过程。
红色旅游游客的年龄层次方面,我们可以发现中老年人市场具有更积极的表现。从上面的饼图上可以看出来,18岁以下的占24%,19到39人占19%左右,40到59均量占23%,60岁以上占34%,如果把40岁以上的人放在一块的话,就已经占到了将近60%左右,所以应该说银发市场、中等收入市场是红色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
从时间上来看积极性来看,9月、10月、11月是红色旅游出游比较集中的时间,实际上因为红色旅游的景点遍布全国,很多红色旅游是具有博物馆性质的,室内的旅游条件还是不错的,所以不管是夏季或者冬季,非常有利于进行会议、培训或者是团建。相较于一般的山水旅游或者说文化遗产旅游来讲,红色旅游的机动性是可以控制的,或者说不是突出的。尽管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来九、十、十一月是比较集中的季节,从红色旅游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的推动来看,红色旅游的收入也在逐步增加。
2007年到2017年,我们统计每年的收入在不断的增加, 2016年已经达到了3000亿元的水平。在国内旅游的比也在8%左右。红色旅游是当地经济发展的拉手。另外国家红办或者说中央部委来推荐的红色旅游名录上的红色景区,已经成为驱动文明发展的综合载体。当然被列入名录的只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有很多的红色旅游景点景区。这是当地文旅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因为红色景区很多,旅客最喜欢的十大红色旅游景区有哪些?有关部门做过统计,比如说2018年旅客最喜爱的十大红色景区,包括一些地方。当然这不是因为景区的政治重要性,或者说红色旅游的本身的地位,实际上还跟周边的市场、周边的人口密度,或者说当地的人均收入有关系。
还有湘赣闽红色旅游区、沪浙红色旅游区、左右江红色旅游区、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还有四川的雪山草地的景区,陕甘宁革命老区、东北的红色旅游区、鲁苏皖红色旅游区、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太行山红色旅游区、川陕渝红色旅游区、京津冀红色旅游区等等,红色景区景点集中的地方,都是游客比较集中的目的地。
在谈到红色旅游概念的时候,实际上红色旅游本身它不是由一个个孤立的景点组成的,而是一个一个网络。等一下我们第二部分会讲根据革命史的历史程序、序列,然后在空间上、在全国各地留下了很多遗产。这样的景区景点,通过交通网络,包括航空高铁,特别是旅游公路。2018年交通运输部宣布,要建立一个总里程约2442公里的红色旅游公路,总投资231亿元。实际上加上原有的各种道路体系,把不同的红色旅游景区能够串联在一起,这是未来红色旅游体系的重要交通支持。
同样红色旅游在各个地方品牌的形成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力。很多的红色旅游品牌已经成为当地城市影响力的一个突破点。比如说根据我们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报告显示,北京、上海、延安、遵义、西安等五个城市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最大,体现在综合舆论传播,搜索指数,游客评价等方面很突出。除了这以外,还有武汉、赤水、中山、深圳、杭州、南京、唐山等等,应该说各个地方通过红色旅游能够给全国人民或者说各个地方的旅游者塑造很好的印象,形成城市品牌传播的推动力。
3 红色旅游在国内发展的四个阶段四大模式
我国大力推行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红色旅游发展奠定了强劲的文化基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舞台。纵观我国红色旅游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960年以前:萌芽阶段,以政治学习旅游为主。
1960-1994年:进入初步规模化发展阶段,仍以政治学习和公费接待为主,红色旅游景区概念产生。
1995-2004年:进入市场化运作阶段,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活动开始举行,关注度大幅度提升。
2005年至今:进入全方位发展阶段,红色旅游产品趋向综合化开发。
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我国红色旅游逐渐探索出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原址观光模式、红绿结合模式、红古结合模式、综合开发模式是目前红色旅游市场开发较为主流的四大模式。
1、原址观光模式
即依托革命旧址的历史文化及丰富的革命遗迹,建设成为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地。常见于历史价值较高,不适宜过多开发的文物或红色文化遗址。以遵义会议旧址5A景区为典型代表。
2、红绿结合模式
将红色文化精神融入到生态旅游产品体系里面,实现“红色搭台、绿色唱戏”,增加红色旅游吸引力。多见于自然资源较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以井冈山旅游风景区为典型代表。
3、红古结合模式
在文化兴旅的大环境下,充分挖掘与红色景区伴生的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瑞金红色旅游景区为典型代表。
4、综合开发模式
在红色观光和参与体验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多业态产品综合开发的模式。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结合自然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配套开发文化体验、生态休闲等体验项目,增加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驻留时长。以照金红色旅游小镇为典型代表。
4 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一)开发年轻群体
对于年轻群体的开发也是红色旅游赖以发展的关键。一方面由于年轻群体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教育对象。年轻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另一方面,年轻群体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旅游研究院相关报告显示,20-35岁人群是旅游市场最大的消费群体,更加青睐于个性化的自由行及主题旅游产品;十九大后,携程网调查发现,在近期前往红色旅游景点的游客中,半数以上年龄不到35岁。
所以,年轻群体是红色旅游在进行市场开发和培育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住的。那么,如何让年轻群体在红色旅游中有获得感?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何建民指出:“现在存在一种倾向,认为红色旅游就是单纯地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的故事。这种认识比较狭窄,用这种认识指导红色旅游的开发,将影响青年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他认为应该从多个方面来深度挖掘与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求解放的故事;了解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为中华民族存亡与崛起而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了解走在中华民族和世界进步潮流前列的伟大人物。
(二)产品设计
红色旅游是我国的专项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和线路的设计表现在对红色旅游资源的配置和规划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设计成功与否,影响着红色旅游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应紧扣“红色文化”主题,以“红+N”的融合发展思路,有机融合当地地理环境、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乡村文化、典型人物、遗址遗迹等特色资源文化,并借助科技、演艺、创意等方式,开发设计一系列红旅融合产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红色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
红色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乡村旅游业态,更是形成区域红色旅游特色的重要方式。如“红色故都”瑞金的叶坪乡黄沙村和田坞村,通过大力挖掘乡村生态文化、传统村落文化等,将红色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结合,以“红+绿”、“红+村”等模式探索出了红色旅游带动当地农村百姓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这种“红色乡村”发展模式,使游客既可以从红色历史中体会英勇顽强、坚定信念的民族精神,同时也能够感受质朴、宁静的乡村原生态环境。
(2)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
在旅游产品设计中采用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相互补充,能够丰富红色旅游形式,增强红色旅游的体验感。比如可以利用长征的题材,在长征路线上设计一系列户外体育活动项目,让游客通过切身参与产生英雄情结,从而激发出一种征服和探险的本能,在富有趣味性的户外活动中实现了红色精神的传承,体验到了当年红色革命的艰苦卓绝,获得红色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双重体验。
(3)红色文化与科技、娱乐文化的融合
红色历史已经成为了静态存在,只有在记忆中才能触摸到,而高科技、娱乐方式可以让静态的历史变成动态的展示,将想象的记忆变成“虚拟”的真实存在。比如,用全息影像技术可以活灵活现地再现红色历史画面;通过VR体验可以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战争的沉浸感、参与感和互动感,让人在全息体验中完成对红色记忆的追寻和对历史想象的强化。此外,高科技娱乐本身就带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刺激性,通过这种趣味和刺激能够消解红色历史的沉重感,带给游客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既做到了对红色历史的尊重,也实现了旅游消费的娱乐诉求。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行业相关的文章!不落地、不创意,您有好的素材、案例可以联系我们分享哦!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 搜索
-
- 旅行景点#热门
- 游记攻略#标签
-
去印度旅游 宁波旅游景点 云南旅游毁容 旅游供应链 旅游分析报告 山西临汾旅游景点大全 山东旅游景点 平潭旅游集团 个人旅游规划 易旅游 澳门旅游塔 爱好旅游 国庆北京旅游 中医药旅游 琼海旅游 西安哪里足疗做的好 云南丽江旅游景点 常熟旅游 成都私人导游过夜 赴泰国旅游 加拿大 旅游 桂林山水旅游节 福建 旅游 绍兴旅游景点 韩国旅游攻略 千岛湖旅游费用 丹麦旅游签证 旅游冬季 旅游互联网 喀纳斯冬季旅游 旅游1线 巴黎旅游 旅游资源调查 百度旅游 旅游营销方案 平遥旅游攻略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故宫旅游作文 潮州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周围旅游景点 高铁 旅游 黎川旅游 游康旅游有限公司 刚果旅游 贵州旅游规划 德国 旅游签证 公款旅游 秋季旅游 西双版纳旅游攻略必去景点 根河旅游 旅游最新新闻 平壤旅游 韩国旅游岛 山西旅游景点排行 兰州周边旅游景点 永泰旅游 旅游股 贵州旅游网 作文旅游 南美四国旅游